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從內做起》下

2022-06-04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從內做起》下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前集回顧
  • 《從內做起》上

雖然作者給領導力分為五個階層,但他認為「品格」是領導力的根基,擁有優秀的品格,並不保證人生或領導就能成功,但是拙劣的品格,最終會使一切事情出軌失控。擁有品格的領導者,能夠和別人之間建立堅定的信任,並且讓自己的內在比外在來得強大。

 接下來,繼續為大家解說其他篇章的重點。

效率和有效性,哪個優先?

 【優先次序(事項):領導者需要考慮事情的優先次序】

這聽起來像是常識,但有時並不容易做到。例如「效率」和「有效性」這兩個詞,大多數人會認為兩者都很重要。然而,做為領導者,你越走越高,你就越需要優先考慮有效性,而不是效率。

例如,如果一位有效的領導者,知道栽培/指導一位經理,對公司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投資,他仍會花時間去指導,即使請以前已經做過的人去做會更快、更有效率,他仍然會優先考慮栽培,因為這是對未來的有效投資。

這基本上,就是柏拉圖法則(註4)的內容,約僅有20%的因素影響80%的結果。也就是說:所有變因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占了多數,影響的幅度卻遠低於「關鍵的少數」。在事務的處理中,我們應該關注哪些20%,才能獲得80%的結果?

誠信是一項來之不易的成就

【誠信:領導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

沒有誠信,即使人們關注你,他們的關注也不會保留很長時間。最簡單的誠信形式是:你必須按照你所說的去做。

然而,蘇格拉底將誠信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他說:「偉大的第一個關鍵是,在現實中成為我們看起來的樣子。」

在我們成為「人」之前,我們常常試圖有「人的行為」。誠信不是看我們所做的,而是我們是誰。換言之,正因為我們是誰,而決定了我們做什麼。

麥斯威爾說,當我們做為領導者沒有誠信時,我們就有可能讓人們再次猜測我們的判斷。

例如,如果你告訴你的員工,將客戶放在首位,但你將利益或自己放在首位,則不會所有人都會跟隨你,如果你告訴他們按時上班而你會遲到,雖然有些人會準時到達,但有些則不會。

或者如果我告訴你們,書籍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每個人都應該閱讀它們,但我自己不閱讀它們,有些讀者會接受我的建議,而另一些則不會。

如果這意味著,我們首先必須做我們所宣揚的事情,而始終保持100%的誠信,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這就是為什麼麥斯威爾說,誠信是一項來之不易的成就。

但是,當我們掌握了它時,誠信會建立信譽,你越可信,人們對你的信任就越大,你越容易讓人們關注你。

安於舒適圈,沒有改變就不可能有進步。

 【創造正向的改變】

變革意味著成長,沒有變革,組織就無法成長。然而,儘管變革的影響非常強大,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接受它。改變意味著在未知的水域中旅行,這導致我們的不安全感上升。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更喜歡老問題,而不是新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不僅一般人是這樣,優秀的領導者也會如此,他們很安於現狀,而不是做出額外的承諾,因為這肯定會破壞他們的日常生活,並增加他們對失敗的恐懼。在這樣的狀態中時間越長,就越難接受改變。

例如,在過去的20年裡,作者的父母一直擁有一家小型家庭經營的餐廳,並且從未想過要擁抱網路世界或藉此擴張,他們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感到滿意。 然而,其他人可能沒有那麼幸運有這樣的選擇。像百視達Blockbuster這樣的公司完全破產了,因為他們不接受在線觀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想法。

百視達在2000年,就放棄了以5000萬美元收購Netflix的交易。然後,在2010年,Blockbuster因面臨9億美元的債務損失,以及來自Netflix、Redbox和視頻點播服務的激烈競爭,而申請破產。又如柯達,半個世紀以來,一直未能跟上數位攝影的趨勢而沒落。不是所有的改變都是進步,但沒有改變,就不可能有進步。

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是解決根源而非問題的症狀。

【解決問題:人們首先需要改變他們對問題的看法】

艾森豪總統曾經給甘迺迪總統提過建議,他說:「你會發現美國總統,從來沒有遇到過簡單的問題。如果它們很容易解決,那麼其他人(早就)已經解決了它們。」問題應該在盡可能低的層次上解決。

麥斯威爾觀察到,大多數人不喜歡問題。然而,人們首先需要改變他們對問題的看法。也就是說,要了解問題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一隻鷹要想飛得更快、更輕鬆,唯一的障礙就是空氣。但是如果我們把空氣帶走,老鷹就根本無法在真空中飛行。讓牠難以飛翔的東西,也是讓牠飛起來的東西。同樣的,我們的問題讓我們成長,沒有它,我們仍然非常無知,我們的社會根本不會發展。

領導者的任務是:培養能夠為他們處理大問題的大人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花時間來培養我們的員工,因為如果我們不培養員工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將面臨自己解決所有的問題。

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是解決根源,而不是解決問題的症狀。

正確的態度營造正確的氛圍,使他人做出正確的反應。

【態度:領導者的態度決定追隨者的態度】

作者以一個快速練習開始這一章,他在領導力會議上與他的聽眾一起做。 讓我們現在就做吧!

  1. 寫下你敬佩的朋友的名字。
  2. 寫下你欣賞他們的一件事。

麥斯威爾發現,每次他做這個練習時,95%的人都會欣賞代表對方態度的特徵(而不是與技能水平或外表有關的特徵)。

作者表示,我們的態度雖然不是使我們成為偉大領導者的決定性資產,但沒有它,我們將永遠無法充分發揮潛力。因為生活10%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90%是我們對它的反應。

態度不好的人也不可能持續成功。領導者的態度有助於決定追隨者的態度。偉大的領導者明白,正確的態度將營造正確的氛圍,從而使他人做出正確的反應。書中談到改變態度的兩個技巧,是對境遇和問題重構和重新定義。

重新定義: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

例如:國王學院的癌症研究人員,對乳腺癌患者進行了研究,發現10年後,每10名具有「戰鬥精神」的女性中,就有7名還活著,而在診斷時「感到絕望」的女性中,有五分之四已經死去。那些有「戰鬥精神」的人,將問題重新定義為,這只是另一個讓他們變得更強大的挑戰。

另一個技巧是,重構:重新輸入你的問題。思考:「在這種情況下,你所欽佩的人會怎麼做?」你越能問自己這個問題,並按照你欽佩的人的態度行事,你就越會真正獲得這種特質。

對人的假設,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

 【人:以人為本】

你總是聽到公司說,人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然而,沒有多少領導人知道如何對待他們的人(員工、下屬)。如果我們扼殺他們的成長,我們也會扼殺我們的成長。

需要注意的關鍵一件事是,我們對人的假設,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如何對待他們。

對他人負面的假設,會激發他們負面的領導力。而正面的假設,會激發他們正面的領導。

以下是麥斯威爾對人的三個假設。也就是說,必須假設以下內容──

  1. 每個人都需要回應並鼓勵:如果你相信他們,他們會不負所望,而不是讓你看到幻滅。事實上,人們往往會成為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所認為他們應該會成為的樣子。
  2. 人們是先接受領導人之後,才接受這領導人的領導能力:人們不關心你知道多少,直到他們知道你有多在乎。
  3. 大多數人天生就有動力:動力的真正秘訣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人們不失去動力的影響。

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包括讓他們做出貢獻、認可他們的成就,和設定明確的期望。永遠記住,以人為本。傾聽他們,幫助他們。不要限制你能為他們做多少。

願景是領導力的要件

【願景:人們追隨有夢想並有能力有效溝通的領導者】

麥斯威爾教導我們所有有效的領導者,都對他們必須完成的事情有遠見。 這種願景成為每項努力背後的能量,和推動所有問題的力量。

人們並不追隨自己的夢想,他們追隨有夢想並有能力有效溝通的領導者。人們甚至不會接受領導者,直到他們接受他的願景,他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需要知道,領導者做事的原因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

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可以培養的。

 這本書和大家介紹得差不多了,「自我成長」是作者在這本書2.0版加上的最新章節,在最後的第十章,可說是貫穿全書最重要的一章。雖然很多人認為,領導統御是屬於先天秉賦,有些人天生看起來就有「領袖樣」,但是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領導力不是天生,而是後天養成的。」

從他的字裡行間,可發現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書中十種建立領導力的方法裡最具代表的,那就是「自我成長」。

他以自己的故事作為楷模,也就是「成長即目標」。已經七十多歲的他,在書中仍不斷流露對於自我成長的渴望,對過去錯誤的修正,對未來抱持的新展望。在建立領導力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抱持成長的心態,總是虛心學習,精益求精,在過程中不斷改變自己,領導力成了隨之而來的成就。

開發你的內在領袖

《從內做起》的英文書名是《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2.0》,直翻成中文是「開發你的內在領袖」,或許有人會更喜歡翻譯成「喚醒你的內在領袖」,或是「培養你的內在領袖」,但是就如書中的這句話:「一切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

作者認為,自律對成功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段旅程就像一段上坡的山路,在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挫折、阻力。登山好手吉姆.惠特克(註5)曾經帶領無數人登上山頂,他說:「你去征服的永遠都不是山岳,你征服的只是自己。」這也是作者最想傳達給我們的精神。

選擇困難,就能擁有輕鬆人生。選擇輕鬆,就會迎來辛苦人生。 – 舉重世界冠軍     傑西.格雷戈雷克

(完)


(註4) 柏拉圖法則:
(Pareto principle,也被稱為 80/20法則、關鍵少數法則、八二法則。)這法則指出,約僅有20%的因素影響80%的結果。也就是說:所有變因中,最重要的僅有20%,雖然剩餘的80%占了多數,影響的幅度卻遠低於「關鍵的少數」。管理諮詢約瑟夫·朱蘭首先提出該原則。此一80/20的概念是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 (Vilfredo Pareto)在洛桑大學發現的,並於他的第一篇文章《政治經濟學》中說明了該現象,例如:義大利約有80%的土地由20%的人口所有、80%的豌豆產量來自20%的植株等等。

(註5) 吉姆.惠特克:
(Jim Whittaker,1929年2月10日-),是美國登山家和登山嚮導。
其他文章︰
  1. 《從內做起》上
  2.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3. 《貧窮的本質》上
  4. 《全新思維》下
  5.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6. 《敘事經濟學》下
  7. 《逆向管理》
  8. 《輝瑞登月任務》 1/4
  9. 《輝瑞登月任務》 2/4
  10. 《好奇心》上
Previous Post

《從內做起》上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悖入悖出【中西對照】Las riquezas mal adquiridas se perderán de igual modo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十回-02 講三乘演說全真道 損面容甘作醜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10-02

《七真史傳》:第十回-02 講三乘演說全真道 損面容甘作醜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10-02

2023-10-15
2
《創造力》【下】

《創造力》【下】

2021-10-23
0
商周圖書摘要》收到國外年薪3倍的工作機會,該不該接受?從這3點做決定

商周圖書摘要》收到國外年薪3倍的工作機會,該不該接受?從這3點做決定

2023-06-03
0
《七真史傳》:第二十回-01 煉色相煙花混跡 說妙偈道念純真【中西對照】Capítulo 20-01

《七真史傳》:第二十回-01 煉色相煙花混跡 說妙偈道念純真【中西對照】Capítulo 20-01

2024-05-30
1
商周圖書摘要》求職被拒,他花5年讓FB砸百億買他產品!Whatsapp創辦人翻身原因:練感恩

商周圖書摘要》求職被拒,他花5年讓FB砸百億買他產品!Whatsapp創辦人翻身原因:練感恩

2022-11-24
0
商周圖書摘要》大腦只能記4件事,太多會超載⋯頂尖工作效率大師:5步驟養成提高效率好習慣

商周圖書摘要》大腦只能記4件事,太多會超載⋯頂尖工作效率大師:5步驟養成提高效率好習慣

2023-08-19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