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商周圖書摘要》大腦不是用來記事情的,而是思考及創造!現代人必學的「第二大腦」知識管理術

2023-06-09
in 商業周刊
0 0
A A
商周圖書摘要》大腦不是用來記事情的,而是思考及創造!現代人必學的「第二大腦」知識管理術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3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打造第二大腦》的作者是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他是一位知識管理領域的專家,我長期追蹤他的文章,從他身上學到很多關於「生產力」和「數位筆記工具」的方法和技巧。2022年底聽到他要出書,我超級興奮,直接預購了英文版,入手之後一口氣讀完,非常好看的一本書。大家很幸運,繁體中文版現在也正式推出了。

作者在「知識管理」的領域已經深耕了十多年,他的學生大多是來自各個專業領域的知識工作者。他提出了一種稱為 CODE 的知識管理系統,這個系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知識,並打造出自己的「第二大腦」。這本書就是這套方法的詳細使用指南。

如果說 2022 年我讀過最好的筆記工具書是《卡片盒筆記》,那麼在2023年我可以大膽預測,最好的就是這本《打造第二大腦》。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關於第二大腦可以帶來的好處,以及如何使用 CODE 四個步驟來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

第一大腦遇到什麼問題?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們的老朋友「第一大腦」──就是我們人類的大腦──遇到了什麼問題。

就像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如果只依靠第一大腦來記憶,我們的腦袋就會充滿了很多緊張的想法,像是今天要開的會議、待會要見的客戶、明天要準備好的報告。當我們打開電腦,看到四面八方的訊息等著我們消化和吸收,像是 Email、各種軟體的訊息通知、網路文章、YouTube影片和Podcast節目的精華,還有太多太多的資訊。這些資訊,可能都是很有價值的內容,可是我們的第一大腦沒辦法接受這樣持續性的資訊轟炸。這導致我們變得更焦慮、無法集中注意力。

關鍵就在於,第一大腦不是用來儲存和管理資訊,而是用來「思考」和「創造」。我們必須把儲存和管理資訊的動作,交給「第二大腦」來做。

第二大腦的好處是什麼?

為了舒緩第一大腦處理資訊的壓力,我們需要藉助「數位工具」來幫助我們儲存和管理資訊。其中最核心的軟體工具就是「數位筆記軟體」,像是微軟的 OneNote、或是蘋果的 Notes,還有常見的 Notion 和 Evernote。這些數位筆記工具,能夠用來跟各種資訊進行互動,方便我們擷取資訊、處理資訊、儲存資訊和尋找資訊。

第二大腦跟人類大腦的明顯差異,就是第二大腦擁有數位工具帶來的所有好處:是一個明確的、可控制的、可持續的、可共享的知識管理系統,而且它很可靠,能儲存大量的資訊,確保你在未來想要使用的時候,能夠即時地找到這些資訊。

像是我自己的軟體組合,就是利用 Notion 筆記軟體來管理所有專案的進度、安排各種工作的行程、還有和別人共享文件和協作作業。關於我的讀書心得和文章創作,我則是使用 Heptabase 筆記軟體,搭配「卡片盒筆記法」來儲存、整理和創造我所有的知識型內容。

當我們懂得利用數位軟體來打造自己的第二大腦,我們就等於多了一個很可靠、隨時待命、擁有無限記憶空間的小助手。

打造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

這本書將打造第二大腦的方法整理成四個步驟,英文簡寫是 CODE,分別代表: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和表達(Express),四個英文單字結合起來就是 CODE,簡單又好記。接下來我會對這四個步驟進行詳細的說明。

第一步:獲取

獲取是第二大腦的第一步,談的是我們如何「獲取」和「收集」訊息。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需要去尋找、篩選和整理那些有價值的訊息,然後儲存在我們的數位筆記軟體裡面。然而,我們每天會看到跟聽到這麼多資訊,要擷取那些東西呢?

我很喜歡作者提出的四個標準,幫助我們篩選資訊。

  1. 這個資訊是否對我有「啟發」?這種資訊會帶給我們新的觀點、給我們激勵、刺激我們的思考。
  2. 這個資訊在未來是否「派得上用場」?像是你是一個軟體工程師,你就會想蒐集很多關於軟體開發和科技新聞的資訊,但是藝人的八卦可能就不是你未來用得到的東西。
  3. 這個資訊是否與我們自己「息息相關」?像是跟朋友互傳簡訊裡面的精彩故事,跟某位前輩對談的經驗筆記,跟家人健康和生活相關的資訊,都可以記錄下來。
  4. 這個資訊是否令我們「意想不到」?意思就是說,不要儲存那些你「早就知道」的事情,而是儲存那些你「還不知道」,但是想要弄懂的事情。

重要的是,在獲取訊息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一個清楚的篩選標準,就像濾網一樣把不重要的沙子過濾掉,只留下我們想要保存的重要訊息 。

第二步:組織

組織是第二大腦的第二步,談的是我們如何將獲取的資訊進行「組織」和「分類」。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需要掌握一些分類的原則,幫我們將訊息整合到第二大腦當中。作者把組織資訊的類別區分成四種,分別是:專案、領域、資源、檔案庫。

「專案」就是我們正在努力的短期任務,像是我的其中一項專案就是寫出第二本書。「領域」就是我們長期負責的領域,像是我在經營部落格、拍攝說書影片就是一種要長期負責的領域。「資源」指的是未來可能有用的題材,像我就對時間管理很有興趣,只要跟時間管理有關的資訊都可以先歸類到這個資源裡。「檔案庫」就是除了前面三個類別之外的事情,你可儲存起來備而不用。

該如何運用這種組織的分類方式呢?每當我們獲取一則資訊或撰寫一則筆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照這個順序儲存筆記。首先,這一則筆記對哪一個「專案」最能派上用場?如果這則筆記對每個專案都沒用,那麼它對哪個「領域」最有用處?如果對各個領域都沒有用處,那麼它屬於哪種「資源」?如果不屬於任何資源,那麼就把它放進「檔案庫」。

作者提醒我們:「組構資訊的方法是以可操作性為基礎,而不是資訊本身的類型,並以專案作為數位檔案的主要組織單位。」這個觀念很類似我之前分享過的另外一本書《防彈筆記法》的任務筆記,我們要一直把筆記存放到它能「發揮功用」的地方,還要使它能夠「盡快」在那裡產生效用。

第三步:萃取

萃取是第二大腦的第三步,談的是如何整理我們蒐集到的資訊,進一步簡化和濃縮這些資訊,讓它們變得更有價值,而且容易理解。作者把這種萃取資訊的過程稱之為「累進式摘要」(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指的就是一步一步進行的過程。

簡單來說,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今天讀了一篇 1000 字的網路文章,講的是「不要在早上一起床就喝咖啡」。我們先做第一次的摘要,我們看到了文章裡面引用了一個科學實驗說明了這件事情,我們把這段 300 字的實驗結果整段複製下來,貼到數位筆記裡面。

到了隔天,我們在複習筆記的時候,重新看到這則筆記,我們就做第二次的摘要,我們把裡面提到咖啡因會影響「壓力荷爾蒙」分泌的詳細說明,標記成粗體字。

如果我們要讓這個筆記在未來派得上用場,我們要繼續精簡它,做第三次的摘要。這時候,我們把粗體字的科學結果改寫成自己看得懂的白話文,「起床立刻喝咖啡會降低抗壓性」。這句話,就是經過「累進式摘要」之後,濃縮出來的結果。

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作者建議我們這麼想:「請把未來的你想像成一位要求非常嚴格、極度忙碌又很不耐煩的顧客,不會有時間去鑽研所有細節找出滄海遺珠。」所以我們要想著把筆記「推銷」給未來的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濃縮成一句自己以後看到、馬上就看得懂、容易勾起回憶的白話文。

第四步:表達

表達是第二大腦的最後一步,談的是如何將我們的知識和想法表達出來,產生具體的成果,並且跟別人分享和彼此交流。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需要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知識和想法。

首先,是從第二大腦提取「記憶」。像是當我想要跟別人分享「閱讀技巧」的時候,我就可以在我的數位筆記裡面,搜尋關鍵字,例如:閱讀方法、閱讀習慣、閱讀速度之類的關鍵字。把找到的素材全部排列出來。

接著,我們可以「連結」這些筆記。像是我的閱讀習慣,就會有早上起床閱讀、睡前閱讀、通勤時間聽有聲書閱讀,我就可以把相關連的筆記連結起來,變成有順序、有條列式、有上下層級的資訊。

最後,是開始「創造」成果並表達出來。我可以把這些筆記、故事、研究和圖表全部串連起來,用通順的語句寫成一篇文章,或者寫成一篇 Podcast 說書講稿。擁有第二大腦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運用蒐集過的所有素材,把它們連結起來,創造出一個新的產出結果。

作者認為:「我們在專業上的成功和生活的品質,直接仰賴著我們是否能有效地管理資訊。」懂得運用 CODE 四個步驟來管理資訊的人,有更高的機率獲得專業和生活品質上的成功。

後記:現代人必讀的知識管理法

《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提供我們一個全面性的知識管理系統,這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和管理知識與想法,進而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無論你有沒有用過數位筆記工具,我都大力推薦這本書給你,書中的方法跟觀念會改變我們對知識管理系統的認識。

最後,我覺得書中的這句話值得我們謹記在心:「我們要打造的不是完美無瑕的知識百科全書,而是建構有效的系統,並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們不要囤積資訊,而是要懂得使用資訊。我們不需要把筆記軟體弄得漂漂亮亮,而是要懂得讓筆記的內容發揮它的真實效用。

推薦這套現代人必讀的知識管理方法給你。


書籍簡介

《打造第二大腦:多一個數位大腦,資訊超載時代的高效能知識管理術》:商周store、博客來

  •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
  • 譯者:陳文和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3/02/09

作者簡介

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

數位知識管理一哥。全球頂尖的生產力專家之一,已教授超過2萬名知識工作者更有效率的整理、運用日常吸收的知識。2017年開授的「打造第二大腦」(Building a Second Brain)線上課程已累積來自百餘國、超過5000名學生。該課程借鑑資訊科學、用戶體驗設計等學門,以及與矽谷領導人和組織合作的專業經驗。他曾在基因泰克公司、豐田汽車公司和美洲開發銀行服務,並在《紐約時報》、《大西洋》、《哈佛商業評論》等刊物發表過許多文章。你可以在Fortelabs.co網站找到有關佛特的更多資訊。


大腦不是用來記事情的,而是思考及創造!現代人必學的「第二大腦」知識管理術-商周讀書會|商周 (businessweekly.com.tw)

其他文章︰
  1. 商周圖書摘要》為何聯準會升息,全球財富大蒸發?一文看懂「通膨」的來龍去脈
  2. 商周圖書摘要》不看股價、不追績效…賈伯斯「不做」的7件事,讓蘋果走向成功
  3. 商周圖書摘要》習慣酸言酸語⋯會將你推離理想生活!如何用言語改變人生?
  4. 商周圖書摘要》激發創造力的樂高積木,成為套組、附上厚厚說明書⋯會失去靈魂嗎?
  5. 商周圖書摘要》要讓營收多樣化,千萬別從「產品」開始想!一張圖無限延伸你的收費點
  6. 商周圖書摘要》樂高家族傳4代,經營理念不走鐘!怎麼辦到?
  7. 商周圖書摘要》「汽車訂閱制」月付1萬起、就能常常開新車,客戶為何不埋單?
  8. 商周圖書摘要》聽說印度很危險、很落後?這個台灣女生卻勇闖印度創業17年
  9. 商周圖書摘要》該不該與有錢但難搞的客戶合作?世界級商業顧問:先思考這4個問題
  10. 商周圖書摘要》問題再複雜,3句話都能說清楚!抓住這要素,問問題不再沒頭沒尾
Previous Post

《七真史傳》:第四回-02 談真空孫貞誨夫主 求妙道馬鈺訪明師【中西對照】Capítulo 4-02

Next Post

商周圖書摘要》開心當月光族,朋友卻已存50萬⋯終結存不到錢窘境,一張圖解決

相關文章

《閱微草堂筆記》︰天狐

《閱微草堂筆記》︰天狐

2022-02-27
0
《貨櫃與航運》下

《貨櫃與航運》下

2021-11-20
0
《閱微草堂筆記》之因果故事:妖不勝德

《閱微草堂筆記》︰妖不勝德【中西對照】Lo diabólico es incapaz de vencer a lo virtuoso

2021-09-04
0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4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4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4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4

2024-07-20
0
《品格的力量》20 英雄崇拜

《品格的力量》20 英雄崇拜

2023-02-04
0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上)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上)

2025-04-12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