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即是多》上

158
針對當前經濟低增長時代的新情況,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和全新幸福觀,即「少即是多」──「少一點物質佔有,多一些精神體驗。」這是一種類似《斷捨離》的使生活更輕鬆的人生整理術。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新的時代。拼命賺錢,再把錢努力花掉,也就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當今經濟體系,像這樣用力「加速」的時代慢慢結束,整個社會正逐漸進入減速時代。在新的時代,怎樣生活才能獲得幸福快樂?

幸福的真諦在:少即是多

本期推薦的書是《少即是多》(台灣版:《北歐式的自由生活提案》)。 這本書的英文版叫做《Less is more》,中文版在出版的時候,加了個副標題:北歐自由生活意見。本書從探討幸福感開始,指出物質帶來的愉悅感無法長久,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註1說的這句名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卻道出了幸福的真諦。

少即是多

在解讀之前,我們來看一組比較有趣的數據,這個數據是關於日本的,我們來看看這組數據。根據世界銀行調查顯示,2016年日本的人均國民總收入高達37,995美元,排名世界第25,稅收佔據個人收入的30%左右,在發達國家中算是相當低的。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說,他們掙的這3萬多美元裡,到手可運用收入能有22,000多美元,也就是相當於2,376,000官價阿幣。這是一個令人羨慕的數目,阿根廷領薪階級很少能有月薪198,000的水平,這個數據也很符合我們的一貫印象,畢竟日本是個老牌發達國家。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要想了,日本人這麼富裕,賦稅這麼少,他們的生活是不是特別幸福呢?畢竟收入高,賦稅又少。

幸福感世界排名前五的,大多都是北歐國家。

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根據蓋洛普民意調查組織調查,日本人的幸福感指數,在全世界居然是中等偏下的,僅僅排名第81位,而與之相對的北歐國家更是高達69%,人民手裡幾乎沒有什麼儲蓄的餘地,可是他們的幸福感均排在世界前列,比如幸福感排名第一的是挪威,第二的是丹麥,第五的是芬蘭,都是北歐國家。

這兩組調查數據,讓本書的作者產生了強烈的疑惑,似乎擁有的金錢多少並不能直接體現在幸福感上。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難道我們習以為常的金錢觀念是錯誤的嗎?如果不是越有錢越幸福,那麼金錢和幸福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帶著這些疑問,一個日本人,也就是本書的作者,進行了大量的思考和社會調查,然後寫下了這本書,詳細闡述他對幸福的認知和感悟,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本書的作者。

作者五花八門的身份,是個非典型的日本人。

本田直之註2是一個非典型的日本人,為什麼非典型呢?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比較崇尚工匠精神,很多人一輩子只幹一件事,比如剛入社會的時候做了鐵匠,那麼一輩子都會是鐵匠;剛入社會的時候,入職了大公司,那麼很可能一輩子都在這個公司。這種執著或者說是固執,是典型的大和民族性格。

但是本書作者本田直之就不一樣,他是工匠精神的反叛者,崇尚體驗式生活方式,絕不滿足於一份職業的成功。他的履歷很有意思,在經歷上,他是由日本行業權威機構認證的品酒師,是世界遺產協會會員,甚至還有一艘小型船舶的駕駛證。在職業上,他曾經擔任過美國花旗銀行的高管,現在則擁有自己開創的公司,擔任董事長兼CEO。

當然除了這些五花八門的身份之外,他還是一個成功的作家,出版過5本書,總計銷量達到了200萬冊。從這些經歷就可以看出,本田直之是一個不拘泥於既有生活方式,敢於嘗試的人,而且也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基於這些經歷,他對生活的看法,相信對很多人有所啟發。接下來就帶引大家跟隨《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這本書,來瞭解一下本田直之的幸福觀。

由物質中獲得幸福,這基因從原始人就有。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重點內容:從物質生活中獲得幸福的時代已經過去

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很容易理解,從物質生活中獲得幸福,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幸福觀。平時呢,也是這麼做的,比如領了薪水馬上去買件新衣服或者化妝品,就能讓我們開心滿久的時間,如果還有餘力,換個新手機或者新電腦,那更是恨不得天天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當然,效果最顯著的還是買房、買車。

這種立竿見影的幸福獲得方式,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雖然大家都在喊著下月要吃土,再買就剁手,然而都無法動搖繼續買買買的決心。從物質中獲得幸福,這大概是深藏在人類基因中的屬性,從原始人樂呵呵地扛一頭鹿回山洞那時就有了。

每個人類天生都是收藏癖,物質資源不能給我們的生命增加一絲的重量,可是總能讓我們產生無法抑制的滿足感。小到一手錶,一件衣服,一支手機,大到一輛車,一套房子,甚至一艘遊艇。絕大多數人的幸福感,都是用這些物質堆砌起來的。

就算你看有些億萬富翁,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愛錢,可是你去看他們的房子和車,肯定大部分都價值不斐,他們每天出門可能就把幾十上百萬穿在身上,這是人類的天性,也是推動文明發展的原始動力,並沒有什麼可詬病的地方。但是呢,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食草族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極低,Why

本田直之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日本的年輕人中間,出現了一種很神奇的亞文化圈,叫做「食草族」。字面意思就是吃草的人,相信關注日本文化的人也有所耳聞,這部分年輕人有什麼特點呢?

簡單來說,就是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極低,完全不追求物質享受,他們不喜歡賺錢,不喜歡大房子,也不喜歡朝九晚五上班,甚至連談戀愛都不熱衷,就喜歡成天一個人宅著,在家裡打打遊戲,看看電影、電視劇消磨時間,傳統的物質激勵法,對於他們來說居然完全失效了,那麼食草族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本田直之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然後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走訪,結果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就是說,「物質生活對於這一部分人來說,不僅無法帶來幸福感,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他們本來也可能是物質社會的一員,但是在長期的追求和攀比過程中,逐漸疲於奔命,總是處於失敗者的狀態,然後有一天,突然發現徹底放棄這一切也未嘗不可。然後呢,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完全不關心外界生活,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方式,對吧?而且如此一來,生活變得更加簡單可控,於是就徹底食草了。

物質帶來的幸福感,來自於他人的眼光。

當然,這種消極的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本田直之也並不推崇,他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從這個社會現象中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就是物質為什麼會帶給我們幸福感,幸福感是必須通過物質來實現的嗎?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為什麼物質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呢?明明已經有十幾個品牌的唇膏了,為什麼還是會忍不住下單買新?手機明明只用了3個月,為什麼看到蘋果發布會,還是會忍不住蠢蠢欲動?這些忍不住消費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心裡一清二楚,這些額外的東西並不是必須的,也沒有到不消費就無法生活的地步。

這些衝動的背後,其實就涉及到本田直之所說的一個結論:「物質帶來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他人的眼光。」

你想想看,如果這個世界只有你一個人,你的生活絕對只會按照需要安排物質,完全不需要囤積同類物品,比如你晚餐已經有了一頭鹿,絕對不會再去打一頭羊囤著,對吧?依照需要獲取物質才是正常的現象,這種囤積癖和消費癖,其實是一種社會疾病。本田直之稱這種行為叫做消費傳染病。

得了消費傳染病,你真的快樂嗎?

這個消費傳染病呢,很容易理解,在現實生活中,常常體現為盲目攀比,發病的重災區體現在各種消耗品上面,比如說電子產品、化妝品、裝飾用品等等方面。

當然在東方經濟較好的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消費傳染病也是相當普遍的,很多大城市的父母,恨不得給孩子一口氣報十來個補習班,從琴棋書畫學到宇宙星空,憋著一口氣把孩子往先知的方向培養。你說他們心裡,難道不知道孩子其實承受不了嗎?

但是問題在於,別人家的孩子都報了這麼多補習班,自己家的孩子能少嗎?這豈不是證明自己不如別人嗎?不行,必須得報,別人學書法,我們就學油畫,別人學鋼琴,我們就學古箏,別人造航母,我們就放衛星,這就是典型的消費傳染病。

那麼在這些林林總總的消費過程中,你真的會感覺到快樂嗎?遙想30年前,一家人買輛自行車都像過年,說不定能高興3個月。可是現在你剛買了一輛豐田Etios,一不留神,就發現旁邊停著一輛賓士,這才沒高興幾天,就想向二手市場處理了。這種現象導致物質不僅不再帶給人們幸福感,反而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壓力和折磨。

從種種跡象顯示,物質已經越來越無法給人帶來幸福感,甚至會讓人不堪重負,更加嚴重的還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比如最近甚囂塵上的校園貸、消費貸,就是典型案例。

若是人們買東西,並不是因為它便宜、它大牌、它滿足人的虛榮心,讓人可以拿來和其他人攀比,而是因為人們的生活確實需要它。當人有了這個覺悟之後,避免了衝動消費以及盲目消費,就會有一種良性循環──生活中可自由支配的錢多了,可以用來做其他讓你開心的事,或者購買其他讓你真正需要的物品。

待續


(註1) 密斯·凡德羅: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於德國阿亨,過世於美國芝加哥,原名為瑪麗亞·路德維希·密夏埃爾·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國建築師,亦是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之一,自1930年至1933年在德意志國德紹柏林時期的包浩斯建築學校為最後一任校長。

(註2) 本田直之:
Leverageconsulting公司董事長兼CEO。曾於花旗銀行的外商公司任職,並參與了BACKS GROUP的經營,以管理董事身份帶領公司於JASDAQ證券公司上市。現在除從事日美創投公司的投資事業外,並提供企業以最少的勞力獲得最大利益的建議。在東京、夏威夷設立據點,一年當中有半年是在夏威夷生活,遷徙的生活方式移動於都市及鄉村之間。著作豐富,累計印量超過200萬冊,在台灣出版有:《不怕做決斷》、《超強人脈術!》、《槓桿思考術》、《槓桿英語學習術》、《槓桿管理》等。

阿國書香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