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身體》6/6

2022-06-25
in 自然科普
0 0
A A
《身體》6/6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4
前集回顧
  • 《身體》1/6
  • 《身體》2/6
  • 《身體》3/6
  • 《身體》4/6
  • 《身體》5/6

書中有一章的標題為︰好醫療和壞醫療。開章引用英國Patch漫畫雜誌,醫生A與外科醫生B。A問:「你為何對Jones開刀呢?」B答:「100英鎊。」A追問:「不,我是問,什麼原因要開刀?」B說:「100英鎊。」意思是說,醫生的角度應該是有需要才開刀,但壞醫生所重視的,是開了刀可以收100英鎊,而且這個病人付得起。

好醫療和壞醫療所講的,提到了艾伯特·沙茨(註18)這位學者,若我們需要對醫生抱片刻感激之情,那是非他莫屬。

艾伯特·沙茨(英語:Albert Schatz,1920年2月2日-2005年1月17日)

鏈黴素的發現是20世紀微生物學的重大突破

沙茨生於1920年,在2005年過世,出身於美國一個貧苦的農家,他之所以在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土壤生物學,並非對土壤研究懷抱熱情,而是因為他是一個猶太人,必須要遵守大學註冊限額的規定,所以沒有辦法進入更好的研究所,他安慰自己說,無論在促進土壤肥沃上,學到了什麼樣的知識,對他自己老家的農場都會有所助益。

因為當時的猶太人,他們要去念大學,要去做研究,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歧視限制。故事的開場如此的不公平,讓人委屈,不過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感嘆。

1943年,當時還是一名學生的沙茨,直覺地以為,可能可以從土壤的微生物,研發出另外一支抗生素。加入新藥青黴素的行列,青黴素療效特殊,可是沒有辦法對付格蘭氏陰性細菌,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引發結核病。

他很有耐心的檢測成百上千種的樣本,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發現了鏈黴素,這是第一個可以撲滅格蘭氏陰性細菌的藥物,即讓結核病能被治療,而拯救後世千萬人的性命,這個發現是20世紀微生物學上,最重大意義的突破。

抗生素的故事,發現者師生對簿公堂。

沙茨的指導教授賽爾曼·A·瓦克斯曼(註19),立刻就看出了這發現所具有的潛力,所以他就負責安排藥物的臨床試驗,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慫恿沙茨簽下一份協定,把這個發現的專利權,讓給羅格斯大學。

不久之後,沙茨就發現瓦克斯曼,把這項發現的全部功勞據為己有,並且設法要讓沙茨無法受邀,去參加各種會議及學術討論會,要不然可能會因此受到眾人的矚目。

隨著時間過去,沙茨也察覺到瓦克斯曼並沒有放棄專利權,他把大筆的利潤所得納入自己的口袋,每年有幾百萬的美金入帳,沙茨沒有獲得任何的補償,所以最後他對瓦克斯曼跟學校提起訴訟,並且勝訴。

雖然他在和解協議當中,獲得了部分的專利權和共同發現人的資格,但是這場訴訟也毀了他的學術生涯,在那個年代對學院前輩,尤其是對自己的指導教授提告,被認為惡劣至極。

抗生素之父?糾葛半世紀,發現者得以正名。

在很多年間,沙茨找到的唯一工作,是任職於一間賓州的小型農業學院,他的論文屢次遭到主流期刊退稿,當他把發現鏈黴素的經過,寫了一篇說明後,唯一能夠找得到願意刊登的期刊,居然是巴基斯坦牙醫評論。1952年最不公不義的事件,就是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了瓦克斯曼,而沙茨什麼都沒有得到。

瓦克斯曼直到終老,一直都享有鏈黴素發現人的榮耀,他在領取諾貝爾獎的答謝詞當中,或者他在1958年出版的自傳當中,都沒有提到沙茨,他只有附帶註記,在發現的過程當中,曾經有一名研究生協助過他。

當瓦克斯曼死於1973年,多份報紙上的訃文,都還把他描述成為抗生素之父,而這一點他肯定是沒有資格的。在瓦克斯曼死後20年,美國微生物學學會在慶祝發現鏈黴素50週年之際,邀請沙茨蒞會演講,希望能夠藉此做出改正。

雖然來得很遲了,不過該學會在表彰沙茨的成就時,他們頒給沙茨的最高獎項,就叫做瓦克斯曼獎章,實在有欠考慮。看到這樣的故事,感到有時人生非常不公。若這故事還可以激發人心,就是無論如何波折,醫療科學繼續朝前邁進,有成千上萬個像沙茨這樣無名英雄的努力,我們在對抗自然界攻擊的時候,才有反擊的希望。

死亡的必然性和壽命的延長

根據哈佛生理學家勞倫斯·亨德森(註20)的說法,在1900年至1912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點,患者成功就診的機率提高了50%。從那時起,醫療進步不斷提高。

假設,自19世紀初以來,除了醫學的進步,生活水準明顯提高,例如更好的衛生條件、更好的飲食(因為鐵路促進了向許多地方運送更新鮮的食物)。 麻疹和肺結核等多種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甚至在治療可用之前就開始了。

科學家們仍然不知道,人類為什麼會衰老。然而,治療疾病只是避免死亡的臨時解決方案。一個人的壽命取決於許多因素,根據丹尼爾·李伯曼(註21)的說法,一個人如果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均可以活到80歲。然而,一個人比這更長壽的機會,取決於基因。

有許多理論表明,今天的年輕人在未來的壽命將延長50%。但我們距離將這些理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壽命期望值排名第一的是:香港

今日反映在全球各地的是,人們的壽命明顯的延長,根據估算,在20世紀,美國男性的平均壽命,從1900年的46歲,提升到20世紀末的74歲,而美國女性更加可觀,從48歲增加到80歲。在其他地區壽命素質的進步,同樣令人驚嘆,現在出生於新加坡的女童,預計她們可以活到87.6歲,比她們的曾祖母活的歲數多兩倍以上。

如果以全球做一個整體來看,男性的預期壽命從1950年只有48歲,成長到今天70歲;女性從52.9歲增長到75.6歲。超過24個國家的壽命期望值,已經超過了80歲,排名第一是香港84.3歲,日本83.8,義大利83.5,英國81.6。美國呢?這就是前面所說壞醫療的影響,預期壽命是78.6歲,與香港差了將近6歲。

全球長壽地區排名。(來源︰worldometers)

然而大部分的國家,甚至是發展中的國家,在一兩代人的時間當中,壽命就增長了40%到60%的幅度。

心臟病目前死因排名由四竄升第一

我們的死因也跟以前不同了,1900年死因排名肺炎跟流感第一,結核病第二,腹瀉第三,心臟病第四,中風第五,腎臟病第六,意外事故第七,癌症第八。今天則是心臟病第一,癌症第二,呼吸系統疾病第三,中風第四,意外事故第五,阿茲海默症第六,糖尿病第七,腎臟病第八。

這兩個年代當中最驚人的差異點,是1900年幾乎有一半的死因來自傳染性的疾病,對比到今天傳染性疾病致死,以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前數據,只有3%。結核病跟白喉已經從現代的十大死因消失了,被癌症和糖尿病取而代之。意外事故死因從第七位跳到第五位,原因並不是因為人變得越來越笨手笨腳,而是因為原來的其他的死因都退出榜外。

同樣的,心臟病在1900年造成每10萬人當中,有137.4人喪命,今天10萬人當中,大概有193個人喪命,增加了40%左右。這幾乎完全是因為過去,人們會先死於其他病因使然,癌症也是如此。

必須要指出的是,預期壽命的數值當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某個程度上,所有的死因列表在統計上都是任意的,特別有關年長者的統計,老年人本身有很多衰弱的病證,這在新冠疫情中,我們有越來越深切的體會,任何一個病都有可能使得老年人死亡率上升,而所有的病也都可能共同促成他的死亡。

雖然統計有這方面問題,但隨著科學在了解我們的身體上不斷的進步,維持我們生命的方法也日新月異。

認識自己的身體,讓生命更健康。

人類在發現人體的一些秘密方面,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醫學科學解開了身體許多功能的奧秘。儘管我們已經獲得了這些發現和知識,但它仍然只是浩瀚海洋中的一滴水。

關於人體的功能、影響我們的疾病,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理解,我們的確需要更加的認識自己的身體,以維繫自己的生命更健康,所以特別介紹給大家這本好書。

(完)


(註18) 艾伯特·沙茨:
(Albert Schatz,1920年2月2日-2005年1月17日)是鏈黴素的共同發現者之一。在過去這個發現,通常被單獨歸功於沙茨的導師賽爾曼·A·瓦克斯曼。沙茨生於康乃狄克州諾威奇,父母分別是俄國猶太人和英格蘭人,他在農場度過了童年。後來沙茨從農學轉學土壤學,在聽了Jacob Joffe的課後,開始在羅格斯大學瓦克斯曼的實驗室攻讀研究生,後來在羅格斯獲得了博士學位。

(註19) 賽爾曼·A·瓦克斯曼:
(Selman A. Waksman,1888年7月22日-1973年8月16日),烏克蘭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瓦克斯曼發現了鏈黴素和其他抗生素,首先將鏈黴素用於治療肺結核病人,因此獲得195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註20) 勞倫斯·亨德森:
勞倫斯·約瑟夫·亨德森(Lawrence Joseph Henderson,1878年6月3日-1942年2月10日)是一位美國生理學家和化學家,是20世紀早期生物化學發展的領軍人物,知名於亨德森-哈塞爾巴爾赫方程,並與喬治·薩頓共同建立了科學史學會。

(註21) 丹尼爾·李伯曼:
(Daniel E. Lieberman,1964年6月3日-)是哈佛大學的古人類學家,他是埃德溫·勒納(Edwin M Lerner)II生物科學教授和人類進化生物學系教授。他以對人類頭部和人體進化的研究而聞名。
其他文章︰
  1. 《身體》1/6
  2. 《身體》2/6
  3. 《身體》3/6
  4. 《身體》4/6
  5. 《身體》5/6
  6. 《身體》
  7. 《黑天鵝效應》2
  8. 《閱微草堂筆記》︰鬼懲邪人【中西對照】El espectro castiga al hombre perverso
  9. 《全新思維》上
  10. 《閱微草堂筆記》︰獻縣縣志【中西對照】Más allá de la razón humana
Previous Post

《身體》5/6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神理分明【中西對照】La justicia del Cielo no admite ambigüedades

相關文章

《隱性潛能》品格技能比認知技能更重要(上)

《隱性潛能》品格技能比認知技能更重要(上)

2025-05-03
1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1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1

《七真史傳》:第二十一回-01 孫不二洛陽顯道術 馬丹陽關西會友人【中西對照】Capítulo 21-01

2024-06-21
0
《七真史傳》:第七回-01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1

《七真史傳》:第七回-01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1

2023-07-29
0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3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3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3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3

2024-03-09
1
《七真史傳》:第十四回-03 試凡心屢施叱責 順師意常秉皈依【中西對照】Capítulo 14-03

《七真史傳》:第十四回-03 試凡心屢施叱責 順師意常秉皈依【中西對照】Capítulo 14-03

2024-01-19
0
商周圖書摘要》激發創造力的樂高積木,成為套組、附上厚厚說明書⋯會失去靈魂嗎?

商周圖書摘要》激發創造力的樂高積木,成為套組、附上厚厚說明書⋯會失去靈魂嗎?

2023-01-1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