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疫後大未來》下

2021-10-09
in 經濟學科
0 0
A A
《疫後大未來》下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0

在上一篇,作者蓋洛威教授提出了兩個論點:

  • 第一、這場疫情,所能夠帶來的最深遠的衝擊,就是它將扮演一個加速器的角色。
  • 第二、每個危機的背後,必然存在著機會,而且危機越大,造成的破壞性越大,機會就更大。

汰弱留強的加速器已分享過,接著,我們繼續探究第二個論點──

 

二.科技巨頭與破壞性創新者

新冠病毒對全球造成嚴重的破壞,世界各地都先後實施封鎖,並限制出行等防堵病毒的措施,全球皆面對了失業率暴升及大小企業的倒閉潮。

美國在疫情爆發後,從 2020 年 3 月到 4 月下旬的八個星期內,單是電子商務行業,就獲得了相當十年的成長,無論是在社會、企業,或是經濟層面的任何一個趨勢發展,都快了至少十年。


公司穩不穩,疫情一來見真章。

而且這種快轉趨勢,同樣應用在正面及負面的發展上;如果某公司營運狀況本來就不好,那麼疫情的出現,將會徹底擊垮該公司:各種資金週轉不靈,或是供應鏈中斷的問題,源源不斷。對於自身條件本來就比較優越的公司,便能夠順利跨過這次難關,繼續將企業發展下去。而在疫情當下,最大的獲益者無疑就是大型科技公司。

美國主要股市的指數雖然整體上升了,但傳統的超強企業都受到嚴重打擊。例如埃克森美孚、可口可樂、摩根大通、波音、迪士尼及 3M 公司等,半年間股價都下跌 30%,市值損失近五千億美元;但美國的九家主要大型科技公司市值,在疫情初期的短短五個月間增加了一點九兆美元。

例如特斯拉、Netflix 等,科技四巨頭,包括亞馬遜、蘋果、臉書、Google 加上微軟這五間公司,八個月內成長了 47%,這種獲利速度前所未有。

看一下這張圖就明白:

如今我們已處於大型科技公司主宰的世界,有人說這些巨型科技公司有很大的泡沫,終會調整並被打回原狀。但作者蓋洛威教授卻不認同,他認為這些科技巨企在後疫時期,將獲得更強的壟斷力量。


擁有可變的成本結構,將是未來經營趨勢。

不知您是否發現,網絡時代開啟後,許多企業紛紛轉向輕資產的經營模式,擺脫了沉重的固定資產,更注重技術及服務。

在書中,作者將這稱之為「擁有可變的成本結構」(Variable Cost Structure),而這種運作模式的企業,也將在疫情後的將來,形成趨勢。

比方說,Uber 即是很好的例子,它只負責提供平台與服務,由於它並不擁有車子,所以不需要大筆資金來進行車輛的保養;當危機來了,就算 Uber 的營業額趨近於零,但因本身營運成本不高,即使虧損,也不會對公司造成致命打擊。反之,赫茲租車公司擁有自己的車輛,結果它破產了。

而同樣情況,來看看航空公司。疫情到來,導致公司旗下所有的飛機,只能停在機場內累積灰塵,即便如此,整理及保養成本依然是重大開銷。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是一家連續十一年獲得世界最佳廉航獎的公司,疫情肆虐,飛機無法出航情況下,開始出現超級驚人的虧損,當地投資人開始質疑這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度過這段艱難的時刻。

這些不同營運模式的對比,也能夠套用在 Airbnb(註4)與傳統酒店行業,為什麼 Airbnb 這家獨角獸公司受到那麼多人青睞,此其因也!因為它利用了與 Uber 相同的營運模式。


下一個被科技取代的傳統行業會是誰?

我們再將目光轉向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而卻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就從一兆美元,晉升至兩兆美元的大關。

除了蘋果專注於自己生產硬件,其他巨頭的主要業務,都專注在網絡、服務及科技上,而近年來蘋果也不斷地發展訂閱制內容的服務,努力擺脫對線下業務的依賴,就連微軟的主要業務也不再是電腦系統,而是雲端服務。

傳統超市為了開拓一個小區市場,需要砸重金搞定地皮、商店本體、裝潢、貨物、物流以及員工等一大堆事物。但對電商而言,只需增加一個服務器,就這麼簡單!因此,我們可以了解這已是一種必然趨勢,未來以此模式營運的公司有增無減,將慢慢取代傳統行業。

目前我已看到亞馬遜逐漸取代實體商店,Netflix 與 Youtube 也逐步取代了電影院以及傳統電視媒體。2020 年 6 月的微軟,就全面擺脫了實體店的零售業務,朝積極進取的方向思考傳統的零售業,想盡辦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及經常上線的消費族群。那麼,你認為下一個被科技取代的傳統行業會是誰呢?


Google、臉書的廣告是以拍賣模式運作

接下來,我們討論廣告狂人兩兄弟:Google 和臉書。在經濟不景氣時代,正常而言,廣告業應大受打擊,但 Google 和臉書似乎毫髮未損。

人們因疫情時期被迫居家,在刷新手機時多半會用到臉書,這就幫了臉書和 Google 的八百萬個廣告廠商,增加更多的存貨,因為大家很容易就在上頭消費了,所以大型企業就算削減傳統廣告支出,都不太削減臉書和 Google 的廣告。

而我們已離開品牌時代進入了產品時代,過去出差的企業高管需住酒店時,可能會找麗思酒店(Ritz)這些熟悉品牌,因為有服務素質的保證,但現今他們會覺得傳統品牌酒店太昂貴,就用搜尋工具來選擇,由民眾推薦便宜一半的精品酒店,以節省出差成本。我們選擇酒店自助餐時,也不因為品牌而盲目光顧,而是看網上推薦,以獲得最新資訊。

品牌的重要性大不如前!我們常在網上尋找消費者建議,有些大品牌曾做出微弱的抗議,反對這些科技巨擘操控風向和左右政治議題,播放ISIS(註5)招募新血或戀童癖片段等,嘗試抵制它們沒有被下架,但發現力量極有限。

因為這兩間公司的廣告,是以拍賣模式運作的,如果這些大企業停止競標廣告時,就會令弱勢競爭對手,用較低成本佔據了它們原本的廣告版面,最後搶走了廣告資源;所以在宣傳上它們也沒什麼選擇權。如果不用Google和臉書,其他方式效果更差。

四巨頭本來就佔據了絕對的領導優勢,疫情只是讓它們的發展向前加速了十年。書中亦有章節介紹其他「破壞性創新者」。

例如Airbnb,在疫情之中,其他酒店集團都受到很大打擊,但它因為沒有實體店,受到影響較小;Uber怎樣利用自己的品牌,擴展到原本不是其生意領域的Uber Eat;中國科技公司TikTok如何異軍突起爭奪市場;其他公司如WeWork、 推特、Spotify、Netflix等在書中都有討論到,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買書閱讀。


5G時代跟得上腳步,才不被科技潮流淘汰。

在高通的網站,刊登了一份深入探討5G技術,在後疫時代如何發展的報告。不可否認的,我們也在疫情前看出了5G技術發展之端倪,但總覺得霧裡看花,不知其關鍵;如今疫情來臨,徹底體現了網際網路的重要性,人們透過居家辦公、雲端服務等技術,真正擺脫距離帶來的約束,我們才對後5G時代的生活,有了進一步了解。

其實,5G的發展能夠帶給我們的遠遠不只如此,在這份報告中,5G將能夠在2035年為全球帶來三點八兆的總產值,並創造兩千兩百八十萬個工作機會,甚至為各國帶來巨大的GDP成長。未來我們也許能夠實現全自動駕駛,與家人朋友們進行虛擬聚會,通過雲端娛樂服務暢玩遊戲;而醫生們通過高精密儀器,進行遠距離手術,和我們也日益接近了。

而凡事都有正反兩面,雖說報告提到5G能夠為世界帶來兩千多萬個就業機會,相對也會淘汰一大部分被機器取代的勞工,開啟另一波失業潮,這也是無法避免的。現今的科技使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更加蓬勃發展,屆時沒有技術層面的工作,完全被機器人所取代。故人類要持續跟上時代,確保不被科技潮流淘汰。

三.高等教育將面目全非

接著,我們來探討一下高等教育。疫情其間,學生都斷斷續續的上課和休學,大家都以為疫情後會像以前一樣回到學校去;但實情是:一場高等教育的顛覆性、破壞性創新正在蓄勢待發,而且未來可能會有很多傳統大學和教育業者慘遭市場淘汰。

高等教育的學費在過去四十年增加了十四倍,以作者為例:他於1980年代在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UC Berkeley(柏克萊加州大學)讀了七年大學,學費總共是一萬美元,但今天一萬美元只夠上兩堂課。而醫療支出於同期比較起來,只是貴了六倍,雖然很多醫療技術在過去四十年,也算有相當的創新和提昇,但高等教育呢?


遠距學習無校園體驗,大學還有存在必要嗎?

今天和四十年前都沒有什麼分別,都是學生坐在演講廳,聆聽教授講課,除了增加Powerpoint取代以前的投影機,真的沒什麼不同。

為何高等教育的學費那麼高昂,素質卻未提昇?因為高等教育是稀有產品。以香港為例:大學學位是有競爭的,父母都不在意學費多少,一般均願意提供孩子去讀。高等教育業者面對這樣低的競爭,自然沒有什麼創新的動力,在疫情後將會面對非常大的危機。

由於學生疫情其間都不回學校上課,名牌或有資源的大學都不得不擴展線上內容,這本來是為了滿足應屆學生的需要,但招收名額也受惠於科技而大幅提高。以耶魯大學一門受歡迎的課為例,課程名稱是「心理學與美好生活」,它原本就炙手可熱,當推出線上版時,修課人數竟超過了一百萬,您們嗅到那個危機了嗎?

Josefa nDiaz 在 Unsplash 上的照片

如果這些傳統的名牌大學,當它們推出更多的線上課程,也願意開放更多學位時,會使更多學生情願上這些課程,而放棄比較普通學校的學位,那些沒什麼特別實力、馬馬虎虎的教職員,在學校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另外,高等教育有商品化的趨勢,那些模仿菁英名校校園體驗,或者參照它們課程風格的學校,卻沒有提供同等分量的畢業證書時,在後疫時代大家都將轉為遠距學習,也沒有所謂的校園生活體驗,這些大學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另外一個更具破壞性的情況是:如果亞馬遜可以將一間賣書的網上平台,變成全面的網上零售商店,再伸手到雲端服務供應和運輸發送服務時,有一天它是否會涉足高等教育呢?

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這些大型科技公司與世界級大學成為合作夥伴。

如果麻省理工學院和Google合作,或華盛頓大學和微軟合作,北大和阿里巴巴或騰訊合作的話,讓數十萬個學生上課價格是傳統的50%,未來的高等教育會變成怎樣?有多少學校會被「殺校」?還沒有應用到高科技的老派教職員和學校,是時候考慮一下前景了!

 

結語:疫後的省思與再出發

人類歷史上,每個有巨大破壞性的事件,皆會引起大規模變化。經過黑死病瘟疫事件,人們重新認識衛生的重要性;經歷08年金融危機,各國金融體系,變得更加牢固。

這次全球疫情亦然,我們可說「破壞」這事,催生了變化,也加速了變化,比如:資本主義制度提供經濟生產力,其成效是無可匹敵的,在近代也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制度,但資本主義制度也非能自我調節,它本身並不存在道德指引,更不會讓人變得良善。

無節制的資本主義引發的問題到處可見,昔日我們尚可用溫水煮蛙心態,對它視而不見,也不致嚴重影響中產階級即將消失,貧富懸殊及持續性的不平等,與過去相較,惡化的速度加劇。怎樣避免我們的政客議員被大財團收買,建立正當的政商關係?如何通過立法和有效施政,阻斷超級企業全面主宰我們的生活?值得從政者深思。

今日我們一般百姓也應全面檢視,詆毀政府、全面否定政府對社會貢獻的這種流行思維,是否到最後,需要大家共同創造一個具公信力而強有力的政府?

疫情的出現,確實對世界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同時卻也大大導引了各個層面的發展。

它將人類文明發展,推波助瀾至另一高峰;但儘管疫情肆虐,總有結束的一天。正如《聖經》所說:「上帝關閉了一扇門,但同時也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彼時全世界達到群體免疫,病毒也不再構成威脅,人們會回到疫情前的「舊常態」生活嗎?

作者認為不會,因為時代巨輪不停轉動,人類生活當不斷進步,在沒有網絡以及沒有智能設備的許多年前,人們也過得好好的;但是多年後我們的生活,早已緊密地與科技融合,這時若要我們重回幾十年前的生活,顯然不可能,疫情已經翻轉了人們的生活。

這種變化,只會往前,不會往後!吾人不妨想想,對我們來說,這次全球疫情,到底是禍還是福呢?

本篇分享到這裡,希望您喜歡。

(完)


  • (註4) Airbnb:
    是一家美國公司,經營在線住宿市場,主要是度假租賃和旅遊活動的寄宿家庭。該平台位於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可通過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訪問。Airbnb不擁有任何列出的財產;相反,它通過從每次預訂中收取佣金來獲利。
  • (註5) ISIS:
    伊斯蘭國,是一個位於中東的薩拉菲聖戰主義組織,及其建立的未被世界廣泛認可的政治實體。

 

其他文章︰
  1. 《疫後大未來》上
  2. 《思維盲點》任何人都會有的思維誤區(上)
  3. 《活法》: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秘訣
  4.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上
  5. 《一美元的全球經濟之旅》下
  6. 《貧窮的本質》上
  7. 《貧窮的本質》中
  8. 《全新思維》下
  9. 《如果你那麼聰明》下
  10. 《敘事經濟學》下
Previous Post

《疫後大未來》上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鬼懲邪人【中西對照】El espectro castiga al hombre perverso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二十二回-03 分蒲團大道不戀情 問相法當面把人量【中西對照】Capítulo 22-03

《七真史傳》:第二十二回-03 分蒲團大道不戀情 問相法當面把人量【中西對照】Capítulo 22-03

2024-08-08
0
職場上據理力爭是對的嗎?⋯⋯這3種「顧人怨」的話最好別說

職場上據理力爭是對的嗎?⋯⋯這3種「顧人怨」的話最好別說

2024-10-03
0
《輝瑞登月任務》 2/4

《輝瑞登月任務》 2/4

2022-04-23
0
《七真史傳》:第七回-01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1

《七真史傳》:第七回-01 賄族長馬鈺立捨約 談玄功重陽傳真修【中西對照】Capítulo 7-01

2023-07-29
0
商周圖書摘要》南韓人均收入是北韓的24倍、平均多活11歲!為什麼一個半島、兩個世界?

商周圖書摘要》南韓人均收入是北韓的24倍、平均多活11歲!為什麼一個半島、兩個世界?

2022-10-29
0
《品格的力量》11 母親是「自然的傑作」

《品格的力量》11 母親是「自然的傑作」

2022-12-01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