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下

2021-12-23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下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上集中,我們提到了幾乎人人皆有的拖延和藉口慣性,其實,若是要克服這種懶惰的心態,就必須設置一個「最後期限」,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要在這個期限到來之前,用盡任何方法來完成。

設置「最後期限」,任務完成度越高。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曾經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相關實驗,其中,共有三組學員參與,並限定在一週的時間內,每組學生必須完成特定的作業。

第一組:導師為學生們佈置了三份作業,並平均的設下最後期限。第一份作業需要在第二天完成,第二樣作業需要在第四天完成,而最後一項作業,則需要在第六天完成,而導師將會在最後一天查看學生們的進度。

第二組:導師一樣是佈置了三份作業,但是並沒有設下任何時間限制。

第三組:導師則是讓學生們自己設立最後期限。

在實驗結束後,不出意料的,第一組以及第三組的學生有著較高的完成度,而第二組學員們的完成度,則遠低於前面兩組,結論就是,對於一項任務的最後期限,設置得越明確,任務的完成度就會越高。

因為,這個方法會讓大腦意識到,想太多是沒有意義的,若是花越多的時間在思考,那麼接下來,能夠執行的時間就會越來越短。所以,只有立刻行動才是唯一的辦法。

第五、害怕失敗的玻璃心:總是覺得自己運氣不好,好像做什麼事都很難順利。遇到微不足道的失敗就垂頭喪氣,結果更害怕未來的挑戰,變成一個負面的循環。

在瞭解了為什麼一個人會「想太多」的原因後,作者也有在書中講解了,針對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

讓想法動起來的七個方法

當你察覺了自己遇到的問題之後,接著就要採取一些具體的做法,來讓自己跨出「改變」的那一步。一開始不求多,而是循序漸進的改變,試著把這些建議的方法放到日常生活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法。

【破解篇】

  1. 化繁為簡:別讓太多資訊干擾自己。當你要吸收資訊的時候,把目標訂清楚,捨棄那些不要的想法和執著。掌握七成的資訊就開始行動,透過行動後的結果,再回頭修正原始的想法。
  2. 減法思考:避免無用思考,善用簡化法。最好的方式是把腦中的想法,平常就逐條寫在筆記上,定期檢視,刪除不必要和不重要的,只保留少數真正重要的事情。
  3. 正面態度:克服凡事總往壞事想的思維。與其一開始就想著困難,倒不如先把實現目標之後的「好處」,鉅細靡遺地寫下來。好處對意志力有幫助,意志力才能幫你集中精神克服困難。
  4. 接受不完美:拒絕完美主義,先力求完成。別想著一次到位,先力求完成,再求完美。接受自己一開始做的一定不完美,而且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不要一心只想著自己的缺點。
  5. 立即行動:別等萬事俱備,先從小目標開始。把大目標切割成小目標,並且將目標分類,實現「最容易實現的目標」為優先,而不是盯著遙遠的終點。
  6. 時間管理:開發黃金時間,善用截止時限。利用筆記的方式,記錄自己每天的生活起居,找到自己精神最集中、生產力最高的黃金時段。為每個小目標設定截止期限,用「倒數日子」的方式,比傳統訂日期的方式來的好,這會讓自己更有急迫感。
  7. 告別畏難:認清困難本質,換個不同角度。不要遇到挫折就內疚、怪自己懶,有時候真的是運氣不好,就不要怪罪自己,有時候是卡在自己不願意前進。你需要回頭檢視自己,是否卡在五大障礙之一,改變想法之後再出發,無論狀況如何都要推動自己走下去。

展開行動的四個步驟

【實踐篇】

  1. 立刻寫下行動清單。動手寫下明確的行動步驟清單,並且用想像力預先體驗成功的滋味。
  2. 暫離3C,集中火力。關掉你的電子產品,用離線的時間專注在重要的工作上。
  3. 不求完美,慶祝失敗。忘掉不切實際的高標準願望,對執行時遭遇的失敗感到開心,因為失敗只有行動的人會遇到,不會失敗的人根本沒前進過。
  4. 從小任務點燃動力。先從簡單的任務開始,完成之後對自己會有信心和成就感,可以更快進入狀況。專注的滿足感是繼續的動力。

以上的方法和步驟,似乎給我們啟發:最有效,以及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什麼都不去想,先做就對了。

這似乎與傳統告訴我們的「謀定而後動」觀念相左,但對於一直「謀不定」的混亂狀況,卻是解纏去縛的有效方式。就像一名在阿富汗參加戰爭的士兵,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的保命方法十分的簡單,就是先開槍,然後再瞄準。」

在現今社會,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必須先行動,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

成功秘訣非會議室討論,而是實戰領悟得出。

書中,有這麼一則故事:許多年前,作者曾經在洛杉磯做過化妝品銷售。期間,他曾經與他的好友葛萊士先生,組成搭檔四個月,他們在公司裡被稱為「黃金二人組」,因為他們僅僅以二人之力,就撐起整個銷售部門三分之一的業績,在80名銷售員當中,「黃金二人組」就以僅2.5%的人力資源,包辦了公司30%的業績,這簡直就是奇蹟。

那是因為,在銷售過程中,葛萊士有個獨門秘訣,那就是:「想到了任何一個點子,就立刻執行。」他不會像其他同事一樣,做任何計畫之前,都仔細琢磨許久,他認為,做銷售成功的秘訣,從來都不是在會議室中討論出來的,而是在實戰中慢慢的領悟出來的。

他說,無論是在各種成功人士的勵志書籍中,還是實戰中摸索出來的心得,都告訴他一個道理,那即是「萬事起頭難」!

做任何事情,一開始都是最考驗人的,只要每拖延一秒,我們對於開始的恐懼就會增加一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恐懼就會越來越大,人們就會更習慣性地拖延,最後,任何事情都沒有達成,還會在心中產生了滿滿的罪惡感。

要記得,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困難的開始,但是,在實戰中你會發現,只要將第一個步驟做好,後面的環節就會變得簡單起來。

這就是克服「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這個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幫自己定下三個目標

這本書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作者談的是我們對「自己」優缺點的看法。如果你總是希望自己當個「完人」,耗費大量精力用在彌補缺點的時候,反而就沒有功夫集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了。作者認為,我們可以改幫自己定下這三個目標:

  1. 我不要努力去做完人。做「完人」既不是實用的目標,也不是實惠的理想。我不能將自己一生的經歷用於改造缺點,等我改造完這些缺點,我可能已經人到中年了。
  2. 我要把自己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為別人創造價值上。如果一個人的辛苦努力,僅是讓自己更完美,而不是對這個社會產生價值,那麼這種完美毫無意義。
  3. 我要重視和運用自己的優點。這並非否定改善缺點的必要性,而是讓自己明白,不要制訂太高的目標,不要對自己施加無謂的壓力。

在閱讀了這本書之後,或許有人會恍然地發現到過去的自己,把太多的時間都花在了思考身上,反而忽略了「執行」的部分,我們必須要知道,只有踏出第一步,齒輪才會開始轉動,這樣,我們做的任何事情才會有所進展。

而作者「對這個社會產生價值」的觀念,也讓我們的思緒逐漸清晰起來,別人或許根本不在乎我們的模樣,只在乎我們能為他們帶來什麼價值。

與這本書類似看法的,還有一本書《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想太多!》,作者是日本超人氣心理諮商師大嶋信賴,這兩本書都指出「想太多」的時代病態,書中的論述可提供我們做為逆向思維的參考,至於面對事情時,會不會想太多或是想太少,就得憑我們的經驗和智慧了!

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見!

(完)

其他文章︰
  1.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上
  2. 《耶路撒冷三千年》1
  3. 《創造力》【中】
  4. 《讚揚與責備》下
  5. 《社交天性》下
  6. 《活出意義來》3/4
  7.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8.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9.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為何我們總是想得太多,卻做得太少?》上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長隨軼事【中西對照】La anécdota de un secretario confidencial

相關文章

《鼠疫》上

《鼠疫》上

2021-09-28
0
《品格的力量》70 家滋生慈愛之情

《品格的力量》70 家滋生慈愛之情

2024-02-10
0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4/4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4/4

2022-08-13
0
《人間值得》上

《人間值得》上

2021-10-13
0
商周圖書摘要》張忠謀:一個人沒有誠信正直,我絕對不會把他放在我身邊

商周圖書摘要》張忠謀:一個人沒有誠信正直,我絕對不會把他放在我身邊

2023-06-29
1
《正常的另一面》上

《正常的另一面》上

2022-07-14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