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人慈》2

2022-01-27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人慈》2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1

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人類到底有沒有kindness?有沒有這樣的一份仁慈?仁慈在人類的歷史上,在人的性質跟人的社會生活裡面,究竟重要或者是不重要?

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引述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作者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這本書從倫敦大轟炸開始講起,接下來就講到等戰局開始逆轉,換成因為有了美國的資助,英國有機會可以對德國發動報復性的大轟炸,那要不要做這件事情呢?

其中最重要的戰略支持者是林德曼,他為了要證明他的論點,他就派出了一組精神科醫生前往兩處,被德國轟炸造成了非常重大傷亡的城市,他們在這兩個城市裡訪問了幾百名,在大轟炸當中失去家園的男女老少,向他們打聽最小的細節,一路問包括喝了多少酒,以及在藥房裡賣了多少阿斯匹林等等。

這種瞄準轟炸平民的戰術,對嗎?

幾個月後,醫生團隊向林德曼回報,用粗大的字體印在標題頁底下,簡單的一個結論,那就是並沒有證據顯示經過了大轟炸之後,這些地方士氣崩壞。結果林德曼他如何處理,這項清清楚楚的發現呢?他視而不見,因為他已經鐵了心。

他認為,空炸戰略一定有用,所以事實雖然是事實,也沒有辦法改變他的心意,所以在他交給當時的首相邱吉爾的備忘錄上,他的說法竟然是:「調查似乎證明一片被夷平的家,最能夠摧毀其士氣。

「人們對這件事情的在意程度,更勝於朋友或者是其他親人的死亡,在被轟炸的城市,儘管只有1/10的家園被夷平了,壓力的徵兆還是很明顯,從上面的數字來看,我們可以對德國58個主要城鎮,造成同等嚴重的傷害,這幾乎毫無疑問可以打垮德國人的意志。」林德曼就這樣終結了轟炸效用的爭辯。

日後,一位英國的歷史學家形容這整段過程,有如追捕獵物的氣息。科學家如果本著良心,反對這種瞄準德國平民的戰術,就會被人指責稱為懦夫,甚至更嚴重的被指責是叛徒。同時那些製造炸彈、販賣炸彈的人,當然更覺得應該給敵人更慘烈的轟炸。

邱吉爾最後做了指示,所以整個德國陷入一片地獄光景,當轟炸終於結束,死傷人數超過倫敦大轟炸的10倍,尤其是在德勒斯登(註5),光是一天晚上死去的男女老少,就超過了整個戰爭當中死去的倫敦人。德國超過一半的大城鎮都毀了,整個國家變成了巨大的燜燒瓦礫。

德國德勒斯登二戰轟炸後光景。

這整段期間只有一小隊同盟國空軍,真正在攻擊工廠跟橋樑之類的戰略目標,一直到戰爭最後幾個月,邱吉爾都還堅持最能夠確保贏得戰爭的方式,就是把炸彈丟到平民的頭上來,粉碎敵人的國家士氣。

1944年1月,一份英國皇家空軍的備忘錄,欣慰地確認了這個觀點:我們炸得越多,效果就越符合要求。但這是事實嗎?

轟炸反而強化了戰時經濟,也延長了戰爭。

一位精神科醫生的目擊記錄,那是在1945年5月到7月之間,他訪問了將近100位家園遭到摧毀的德國人。在德國投降了之後,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去問德國人:「在轟炸的過程當中,你們到底如何感受?」有一個人就說:「在那個之後,我真的充滿了活力,並且點了一根雪茄。」另外一個人說,一場空襲之後,他的情緒興奮不已,就像打贏了一場勝仗。

在德國經歷英美的聯合大轟炸時,同樣並沒有發生大規模歇斯底里的跡象,在那些剛剛被襲擊的地方,居民反而感覺到窩心,因為這個時候,鄰居們都樂於伸出援手,如果考量到精神緊張狀況的期間和嚴重的程度,這裡的整體氛圍,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穩定而且節制。這就是精神科醫生他所留下來的目擊記錄。

密切關注德國人口的保安處,所做的報告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空襲過後,人們幫助彼此,將受害者從瓦礫堆裡面救出來,他們撲滅火災。青年團的成員四處奔走,且照料無家可歸者和傷者。有一個雜貨商開玩笑的在店門口,掛出了告示:我們有賣災後奶油。

1954年5月德國投降之後,沒有多久有另外一群同盟國的經濟學家,受到美國國防部的委託,造訪了這個剛剛投降的國家,來研究轟炸所造成的效應。最重要的是,美國人想知道這個戰術,到底是不是贏得戰爭的好方法。

科學家們的研究其實結果也很簡單,轟炸平民是徹底的失敗。事實上,轟炸似乎反而強化了德國的戰時經濟,也因此延長了戰爭。他們發現,1940年到1944年當中,德國坦克生產量是在這個之前的9倍,戰鬥機是14倍。

另外一組英國經濟學家的團隊,得到了同樣的結論,他們調查了21個遭到毀壞的城鎮,他們的生產量增長的速度,與作為對照組的14個沒有遭到轟炸的城鎮相比,反而都要來得更快。所以有一位美國經濟學家就說,我們逐漸開始瞭解此刻我們面對的,是這一場戰爭當中一個極大的失算,而且說不定是戰爭當中最大的失算。

同樣的陷阱,美軍在越戰重蹈覆轍。

這整個事件對於布雷格曼來說,那就是所有的參與者,都掉進同樣的一個陷阱裡。什麼樣的陷阱?希特勒跟邱吉爾、羅斯福跟林德曼,他們全部都表態支持勒龐的主張,也就是相信我們的文明,我們的社會秩序,不過就是非常非常淺的一層,他們都相信空襲,就可以把這個脆弱的表象炸成碎片。

然而炸得不夠猛烈嗎?但是真正的結果,卻是這一層表面變得反而更厚。看來這一層本來就不是一層薄膜,而是一層老繭。

不幸的是,軍事專家的腳步太慢,沒有能夠跟上這一點。25年之後,美軍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在哪裡?在越南,他們所丟下的火力達到了整個二戰3倍,但這次美軍甚至敗得更慘,即便證據已經在我們的面前,他們還是再找辦法去否定。

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深信,英國人在倫敦大轟炸幾天的恢復力,是被當作英國人獨有的特質。那布雷格曼就是要提醒大家,在書裡面一步一步地去論證,那其實並不是英國人獨有的特質,那是Human kind,那是人類的普遍特質。

作者這個激進的想法,到底是什麼?

所以布雷格曼明確的說,這本書要談的是一個激進的想法。什麼樣的想法呢?一個長久以來,人人都知道會讓統治者緊張的想法,一個被宗教(異教徒)跟意識形態所否定,被新聞媒體所忽視,並且從世界史上記錄被抹除掉的一個想法。

同時,每一種科學分支明明都顯示,這個想法有它的正當性,這個想法被演化所證實,被日常生活所確認,這個想法根深蒂固於人性,但反而不受到重視,遭到了忽視。

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在今天這樣的一個時代,更加認真的去看待這個想法,也許才有機會去開啟一場革命,徹頭徹尾改變整個社會,因為一旦你領略了它真正的意義,它就會完全是一種扭轉心靈的藥物,保證讓你眼中所看到的世界不會跟以前一樣。

那麼,這個激進的想法到底是什麼?那就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都是相當正直正派的。換句話說,人的內在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樣的邪惡。這就是這本書主要的論點、主要的主張。

一個心理測驗點出人們不願承認人性中的仁慈

布雷格曼引用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的社會心理學教授湯姆.波茲美斯(Tom Postmes),他多年以來一直都在問學生,同樣的一個問題:大家想像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並且斷成了三截,當機艙濃煙密布,裡頭的每一個人都瞭解到我們得要逃出去,那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第一、在A星球上,乘客轉頭問旁邊的人有沒有事?那些需要援助的人,第一批獲救脫困。人們即使面對完全陌生的人,也願意奉獻自己的生命。

第二、在B星球上仍然都只顧自己的性命,恐慌爆發開來,出現大量的推擠,孩童、老人和行動不便的人,被人們在腳底下踩踏。

這位教授問學生:我們到底活在A星球,還是活在B星球上?

然後呢?「我估計大概有97%的人會選擇認為,我們活在B星球上。」波茲美斯教授就說。「但真相其實是,幾乎在所有的情況底下,我們都活在A星球上。」

你問誰都一樣,不管是左派或者是右派,有錢人還是窮人,教育程度從無到學識豐富,都會做出一樣的錯誤判斷。波茲美斯教授就感慨說:「不管大一生、大三生還是研究生都不知道,大部分例子裡面,專業人士也不知道,甚至緊急應變人員都不知道。這並不是因為缺乏研究,而是我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已經取得了這些資訊。」

然而,人們不願意去承認人性中的仁慈,我們仍然活在那樣一種想像當中,我們認為人性是邪惡的,遇到了危機的時候,那個人性的邪惡本能就會冒出來,這個時候文明的秩序就消失了作用,人變成了一群野獸。


接下來,作者用這一整本書的內容,要為我們證明,其實人尤其是到現在,經過了這樣的歷史,人已經不是這樣的形象,不是這樣的人。人有著更深厚的仁慈和互助的成分、性質在那裡面。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主張,值得我們跟隨著布雷格曼好好的來思考一下。

 (待續)


(註5) 德勒斯登:
德勒斯登轟炸(1945年2月13日至2月15日)是二戰期間由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陸軍航空軍,對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聯合發動的大規模空襲行動。由於盟軍的轟炸造成了2萬人以上的平民死亡,直到今天,它依然被看成二戰歷史上最受爭議的事件之一。
其他文章︰
  1. 《人慈》1
  2. 《人慈》3
  3. 《人慈》4
  4. 《創造力》【中】
  5. 《讚揚與責備》下
  6. 《社交天性》下
  7. 《活出意義來》3/4
  8.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9.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10.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Previous Post

《人慈》1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唐嘯子【中西對照】El caprichoso Tang

相關文章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3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3

《七真史傳》:第二十五回-03 真陽足群陰退散 惡貫盈合家沉淪【中西對照】Capítulo 25-03

2024-11-10
0
商周圖書摘要》「汽車訂閱制」月付1萬起、就能常常開新車,客戶為何不埋單?

商周圖書摘要》「汽車訂閱制」月付1萬起、就能常常開新車,客戶為何不埋單?

2023-02-10
0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3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3

《七真史傳》:第十六回-03 大魏村三老談往事 晉安橋一言指迷途【中西對照】Capítulo 16-03

2024-03-09
1
《七真史傳》:第十四回-01 試凡心屢施叱責 順師意常秉皈依【中西對照】Capítulo 14-01

《七真史傳》:第十四回-01 試凡心屢施叱責 順師意常秉皈依【中西對照】Capítulo 14-01

2024-01-05
1
《致勝品格》上

《致勝品格》上

2022-02-25
0
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2024-06-29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