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阿國書香園地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少即是多》下

2022-03-17
in 人文學科
0 0
A A
《少即是多》下
分享到 WhatsApp分享到 Telegram分享到 Line
2
前集回顧
  • 《少即是多》上

在日本,簡單生活等於節約加忍耐,隨之而來的是不開心,沒有夢想,缺乏感動。在北歐,簡單生活等於選擇,隨之而來的是幸福,滿足度高,與物質相比更重視體驗,所以,他們的精神層面是富足的。

我們說這些北歐國家的民眾非常「淳樸」,不是指他們在生活上極度節約,善於自我約束。他們不是因為要厲行節約的生活理念,才生活得如此簡樸,而是在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自發地決定要這樣生活。從北歐國家的富裕階層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就可以看出這屬於他們的「主動選擇」。

體驗生活方式和旅遊的重要區別

那麼在類似日本這種背景下,人們要如何獲得幸福呢?這就是本田直之在本書中,講述的第二個重點內容:給生活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用體驗式生活方式,代替消費式生活方式。

在這裡,本田直之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體驗式生活方式。什麼是體驗式生活方式呢?說白了,就是把購買消費品的錢,用來購買各種生活體驗。比如你把準備買新手機的錢省下來,買張車票去外地生活一個月,這就是購買一種生活體驗。肯定有人要說了,這難道不就是旅遊嗎?不是。體驗生活方式和旅遊的重要區別,恰恰就在於體驗這兩個字。

旅遊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消費,是生活模式,就像我們很多人出去旅遊,其實就兩個流程,上車睡覺,下車拍照,順便看點人山人海。至於當地的民風民俗,環境氣候,飲食種類,那是完全瞭解不到的,大同小異的景區竟然是最終目的地。

但是體驗生活方式就不一樣了,你得扎根進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中,感受另外一種人生,從文化氛圍到生活節奏,都需要改變和融入。有很多藝術家,長年都在體驗人生的路上,他們可能去一個偏僻的小村莊中一年半載,完全把自己當成當地人一樣的生活,等歸來以後,一般都會靈感奔湧,好作品就應運而生了。

北歐年輕人畢業遊歷的文化傳統,So酷!

還有很多北歐諸國的年輕人,也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他們有一種畢業遊歷的文化傳統,就是高中畢業以後,可能會花一年或者半年的時間,進行一場超遠距離的行走,走得遠的,甚至會來到中國等東方國度。

這種體驗式生活方式好處太多了,第一個好處就是,隨時隨地都能發現新驚喜,認識更多的人,見識更多的風景和習俗。第二個好處就是,記憶會保存得更為持久,你買一支新手機可能興奮10天半個月,過了也就過了,記不住太多細節,說不定還會後悔呢!但是你去一個新的環境體驗一個月,可能就會記住一輩子。這就是體驗式生活方式。

作者本人就是這種方式的忠實進行者,他把這種生活方式發揮到了極致,從他的履歷和經歷,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除了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暢銷書作家之外,他甚至還是一個鐵人三項賽運動員。

話說回來,我們普通人也不必像作者本人一樣,追求極致,只要在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個地方有所體驗,就足夠受益終生了。當然,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確實足夠吸引人,也足夠的有說服力,相信你們有很多人都非常贊同。然而呢,正如我們看書的時候想的一樣,沒錢呀!有錢也沒時間呀!

「雙城記」的生活方式,不錯喔!

你想想正常人,誰能隨隨便便地拿出一兩個月的時間,去體驗生活呢?針對這種情況,本田直之介紹了另外一種簡單的方法,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執行,這種方法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叫做「雙城記」。

這個方法的發明,歸功於作者很多年的觀察和實踐。他發現,現代社會很多人的煩惱,除了消費傳染病之外,其實大部分都來自於工作和職場。在日本加班文化極其常見,而且不是普通的加班,是表現性加班,具體表現在:部門主管不下班,普通員工也不好意思下班,但是問題在於,部門主管也不敢第一個下班,因為他的上級還沒有下班。

其他上級的主管也沒下班,這就導致在日本的公司裡一到下班時間,大家一起停下手中的事,看主管,主管不走,大家都不走,然後一起毫無意義的熬到深夜,然後身心俱疲的回家喝點酒,倒頭就睡,這種環境有多壓抑呢?

大家想一下就知道了,就像在10年前,大學生求職的理想目標都是外企,但是這裡面也有明顯區別。

第一選擇是歐洲的外企,比如諾基亞、西門子,員工福利極好,上班氛圍寬鬆,職場環境也非常好。第二選擇是美國的外企,比如微軟比較緊張,但是也能承受。第三選擇才是日本企業,比如索尼,當時職場論壇上聊的話題跟今天不一樣,那時候的話題幾乎全是:「在日企上班的你,今天通宵了嗎?」

有一點需要說明,以前日本人很少跳槽,整個社會也比較反對換工作,在一個公司拿到終身合同做到死,才是最高境界,這就導致這種職場壓抑造成的不幸福感,簡直無法逃脫,就像一個牢籠一樣束縛著日本年輕人,而且沒有任何解決辦法,一眼看不到邊的折磨,「食草族」的誕生就順理成章了。

在這種情況下,本田直之就提出了一個辦法,既然你無法徹底的離開工作和職場,那就想辦法暫時脫離,這總是可以辦到的吧?比如週末或者假日的時候,想盡辦法遠離工作環境,直接去另外一個城市生活。

一到週末,北歐的城市中產階級皆往渡假屋跑。

在北歐這種生活方式更是大行其道,大部分在城市上班的人,都擁有一座郊外渡假屋,注意喔,是渡假屋並不是渡假別墅。這個屋子可能很簡陋,只是一個小木屋,甚至連自來水都沒有,得自己去河邊汲水,但是只要一到週末,北歐的城市中產階級,都爭先恐後的往渡假屋跑。

在一週內,他們可能是高管或者工程師,但是到了週末,他們就是漁夫、農夫、木匠,完全拋開職場屬性,工作身份,全身心的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徹底的遮罩職場帶來的負能量和壓力。

北歐人的幸福感之所以會全球領先,跟這種「雙城記」的生活方式,有分不開的關係,這種生活方式的好處在於,無論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非常之低,對於現代人來說,更加顯得容易,便捷的交通工具往返,例如高鐵、快速鐵路以及高速公路,兩、三個小時內就能到達另一個城市了。

如果你想踐行這種生活方式,只要在充滿自然氣息或者運動氣息的小城市租一個房子,然後動身前往,週末手機關機,相信這並不會帶來多大的負擔。

本田直之在書中始終在告誡讀者,你的工作屬性並不能代表你的人生。比如一個網路從業者,這網路並不是他的全部,在私下裡,他說不定還是一個漫畫家。所以說,只要你確實厭倦了原有的生活,那麼這種體驗式生活方式,可能正是你需要的解藥。

當公司出了問題,才知誰是大公司動物。

當然要做出改變,不僅僅這麼簡單,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準備,這就是《少即是多》這本書中,所闡述的第三個重點內容,本田直之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避免做大公司動物。

什麼是當公司動物呢?我們知道在日本有很多大的財團公司,這些財團基本就相當於一個小社會,只要你進入這個集團,那麼你的生老病死幾乎都解決了,這樣聽起來很美好,但問題也很突出,就是他所有的知識、技能、人脈,只有在這個公司內部才管用,如果離開這個大公司,那他的價值就急劇減少,甚至毫無競爭力。

股神巴菲特說過一句話,「當退潮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用在大公司裡同樣有用,只有當公司出了問題的時候,才知道誰是大公司動物。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各種新技術、新概念層出不窮,不管多大的公司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就像柯達膠捲這樣如假包換的行業霸主,誰知道它能被智能數位相機擊垮呢?

所以說,如果一個人變成大公司動物,那麼你面對危機的能力就會非常的虛弱,等到有一天,你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離開公司的時候,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和環境,你該怎麼辦呢?

鍛鍊自己成為獨立品牌,而非大公司中的螺絲釘。

針對這種問題,本田直之提出一個解決辦法,他在這本書中說,避免成為大公司動物,首先要做的就是鍛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牌,而不是大公司中的螺絲釘。現在的自媒體人不就是這樣的嗎?還有那些自由漫畫家、網路作家、網路主播,全都爭先恐後地逃離了大公司的體制束縛,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品牌,不是嗎?

在這個問題上,在我們網際網路一代成長的過程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會創造新的機會和概念,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建立個人品牌,掙脫大公司束縛,而日本因為民族性格比較保守,社會文化也比較推崇大財團支援,所以導致他們步履蹣跚。

之前也說到,本田直之是一個非典型的日本人,比較樂於嘗試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才能以超出大部分日本人的眼界,遇見這種解決辦法。

自由生活,需要一種能積累知識的愛好。

除了避免變成大公司動物,要獲得自由生活,還需要一種很重要的素質,那就是「培養你的愛好」,注意,這個愛好跟我們常說的業餘愛好有所不同,本田直之所說的愛好,是指那些需要投入精力和腦力的創造性的愛好,比如製作手辦(註3)、畫畫、音樂等等。

之所以跟我們常說的愛好有所區別,是因為很多人常說他愛好,其實本質是消磨時間,比如追劇、看電影,社交媒體上聊天、轉發,這些常見的愛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用動腦,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時間陷阱,會讓你不知不覺消磨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的時間,然而卻不會留下任何有意義的積累。

自由生活,你需要一種能積累知識的愛好,就像本田直之他的業餘愛好是品味紅酒味,這項愛好,他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最後竟神奇地成為了官方認定的品酒師。一項有意義能積累的愛好,就像是跟你的生命開了一扇窗戶,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有驚喜循窗而入,給你的生活帶來有益的變化。

《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這本書提倡的生活方式,並非鼓勵苦行僧似的節約和忍耐,而是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與人生,仔細甄選對自己來說最為重要的東西之後的主動選擇,以此擺脫金錢、時間、場所等束縛,享受真正自由的生活。

儘管每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北歐自由生活方式,並非只有住在北歐才能實現。如果現有的生活讓人感覺不到幸福,只要放下負擔,主動選擇,人們都可以嘗試 Reduce(減少)—Reset(重新設定)—Rebuild(重建),去實行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步步邁向真正的幸褔。

我們下期再見!

(完)

  • 博客來》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

(註3) 手辦:
現大多數指塗裝完成品。原指未塗裝樹脂模件套件,是收藏模型的一種,也是日本動漫周邊中的一種,英文原文為Garage Kits(GK),是套裝模件(Model Kits)的意思。特指未上色組裝的模型套件,需要玩家自己動手打磨、拼裝、上色等一系列複雜的工藝,而且難度遠大於一般模型製作,主要材料為樹脂。後來因為誤解,手辦也被用作指包括完成品所有樹脂材質的人形作品,但其原義就是特指未塗裝的模件。也有被用作指人形,即所有收藏性人物模型的泛稱。

阿國書香園地

其他文章︰
  1. 《少即是多》上
  2. 《創造力》【中】
  3. 《烏合之眾》上
  4. 《讚揚與責備》下
  5. 《社交天性》下
  6. 《活出意義來》3/4
  7. 《品格的力量》14 民族是母親的結晶
  8. 《品格的力量》40 性格使人成功
  9. 《品格的力量》62 優雅與機敏
  10. 《品格的力量》77 丈夫的手、眼、心
Previous Post

《少即是多》上

Next Post

《閱微草堂筆記》︰汪輝祖言【中西對照】

相關文章

《活出意義來》4/4

《活出意義來》4/4

2022-07-29
0
《知識的錯覺》下

《知識的錯覺》下

2022-03-05
0
商周圖書摘要》科學證實「心想事成」是真的!善用大腦的預期效應,任何人都做得到

商周圖書摘要》科學證實「心想事成」是真的!善用大腦的預期效應,任何人都做得到

2023-08-31
0
《品格的力量》9 家庭造就了人

《品格的力量》9 家庭造就了人

2022-11-18
0
《身體》4/6

《身體》4/6

2022-06-18
0
商周圖書摘要》只是想好好買菜!這個台灣媽媽創辦加拿大最大亞洲連鎖超市

商周圖書摘要》只是想好好買菜!這個台灣媽媽創辦加拿大最大亞洲連鎖超市

2023-02-03
0
Load More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

Welcome Back!

Login to your account below

Forgotten Password?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首頁

© 2025 iSpace 阿國新聞.